
在盆景的正常养护管理中,盆景浇水一直是一个比较不容易掌握的问题,主要也是因为能够影响的因素会比较多,盆大和盆小能够储存的水分不一样,天气温度能够蒸发的快慢也有不同,再包括植物对水分的吸收程度也会有不同,所以,造成了不好掌握的局面。
然而,实际上,做起来也不是那么的难,在一种植物被自己养护一段时间后,根据植物自己的生长和各种环境的情况,可以去不断的调节自己的浇水时间和方式,逐渐满足植物本身的需求,要我来看,就是找到了浇水的“感觉”,这不是技术,也不是规律,你是幂幂之中能感受到植物的生长状况,然后进行浇水的管理工作,没有统一能够衡量的标准,但是却有一定要避免的一些方面。
我们在浇水的管理当中,经常能够提到的就是“见干见湿,不干不浇,浇则即透”,有很多朋友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,我粗浅的太一下自己的的看法。
1、见干见湿,干就是让土壤干透的意思,湿自然是保持潮湿,有很多喜欢湿润环境生长的植物,其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自己本身对水分的需求会比较高,然而,长期在这种环境中也不是很利于植物的生长,容易滋生病菌,还容易让土壤结板,所以,有了见干见湿的说法,也就是说,在允许的时候,可以让土壤干透以后再进行浇水,干透的土壤能够增加其所含的氧气,有效增加活力,这个时候及时的浇透,不但不会影响到植物原本的生长状况,还能够让它的根系生长空间更理想,然而,现实的应用中,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,是个说起简单,做起来难的工作,其主要原因,是因为人们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做,在忙起来的情况下,无法及时的给到水分的补充,一旦有了忽略,可能就会出现不理想的状况,所以,在平时的管理中,常是会形成一个习惯,比如说,每天对某个植物浇水几次,这样一个比较中和的办法,建议可以在自己休息的时候,偶尔给本喜欢湿润的植物一次盆土干燥的机会。
2、不干不浇,这个就不难理解了,遵循着上面的原则,在发现盆土干了以后就要及时的给予浇水,否则就会影响到了植物的吸收,对于那些比较耐旱的植物来说,并不是它不吸收水分,多是因为它在水分充足的时候,将不少的水分储藏在了自己植株的体内,就像我们现实中所说的骆驼,在干旱来临的时候,先是吸收自己体内的水分保持着养分的供应,并不是一定要让它旱着、旱着、再旱着,尤其是对于喜爱花草树木的朋友来说,心里总会猫爪似的想着是不是应该给它浇点谁了,如果说将不浇水这种感觉形容起来,那就是“臣妾做不到啊”,所以,在发现盆土干了以后,及时的浇水,不会有错,结合起来就是“见干见湿,不干不浇”。
3、浇则即透,浇水不是蜻蜓点水,也不想我们人们喝水那样,有一点就能够补充进体内,植物的根系在盆中是分布开来的,形容盘根错落一点也不为过,我们浇水的时候就要注意到让这个粗根和毛细根能够雨露均沾,尤其不能半水,也就是水量不够,还没渗透到底部,这样的情况会让底部的根系吸收不到水分,也就影响到了植物的生长,所以,我们一再的强调,只要浇水,就要浇透,切忌半水的状态,所谓的浇透,就是一定要看到底部有水流出,才是一次合格的浇水,尤其是对于土壤结板的情况,一定要有耐心,那样的壤土渗透能力差一些,往往要经过多次的浇水才能给渗透到底部,这也就是我们强调“浇则即透”的原则。
来源:网络
苗木网版权及免责声明
本网标注来源为苗木网的原创文章中包含所有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版权归本网所有,未经本网允许不得擅自使用,本网同意授权转载后,必须注明出处。本网站将对侵权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本网标注来源为其他网站或媒体的均为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予以撤销处理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本人个人观点,本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提供任何建议。其他网站或媒体从本网转载使用,必须标注原来源,不得擅自篡改来源为苗木网,如因此原因涉及版权法律追责,自行负责,本网站概不负责。
本网法务团队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
